媒体聚焦 | 践行“双碳”目标 解读盛虹石化的“绿色密码”

发布时间:2021-05-07  点击量:

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化工报、江苏经济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级和行业主流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正在蓬勃发展的盛虹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发布多篇专题报道为盛虹集团聚焦“双碳”目标、依托创新驱动,全力构建生态、低碳、循环的现代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点赞”。




让我们通过报道
共同去探索
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
“绿色密码”

高强度投入 筑牢环保根基

为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链,贯彻落实国家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要求,2010年,盛虹集团北上连云港,规划建设生态型、安全型、创新型石化产业基地。目前,建成了斯尔邦石化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虹港石化390万吨/年PTA项目,并完整配套了仓储码头以及热电联产等项目。作为国务院《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支持项目,盛虹集团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将于年内建成投产。盛虹集团已成为国家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中连云港基地的龙头企业。




盛虹石化已建成的各项目环保投资总计达到2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正在建设的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7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4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额的近6%,环保投资额度、占比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也保证了项目在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方面的先进性,各项能耗、排放指标都远优于国家标准,为企业绿色、环保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标准运行 构建绿色体系

盛虹集团严格执行国家最新的环保标准,并按照长三角地区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强化全过程绿色生产,推行节能环保一体化清洁生产,一批节能、节水、减排的改造项目纷纷实施,实现了源头削减、过程管控、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污、增效的目标。



斯尔邦石化“废酸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三套联合装置的产品和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环保零排放;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产生蒸汽再利用,实现了降本增效;采用了14项国际先进技术,通过联合装置上下游一体化生产模式,实现了“三废”再生产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打造了一条闭路循环的绿色产业链,各项措施实施后节约标煤2.2万吨/年




在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装置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优化攻关、深入挖潜。虹港石化近期投用的沼气回收利用项目,通过30t/h规模沼气锅炉,将厂区内污水预处理站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既减少了废气排放量,又实现了能源回收利用及清洁化,优化了能源结构,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此项目满负荷运行后,可减少公司外购蒸汽量24万吨/年,年综合能耗可降低2.4万吨标煤、CO2排放量减少7万吨/年;PTA一期装置正在进行节能改造,也将大幅降低装置脱盐水和蒸汽用量,装置年综合能耗可降低1.7万吨标煤、CO2排放量减少3万吨/年

高水平规划 低碳赢得未来

凭借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从下游聚酯化纤“一根丝”到上游石油炼化“一滴油”的全产业链布局上,盛虹集团“变废为宝、循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了完整体系。公司的环保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2018年,盛虹集团旗下虹港石化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和中国石化行业“绿色工厂”名单。按照工信部和石化联合会的部署,盛虹集团作为重点企业代表,参与《PTA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的编制工作,将绿色发展的“盛虹模式”融入其中。




盛虹集团绿色发展的布局还在进一步延伸。目前,公司已着手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规划,并且启动了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项目研究,探索碳减排前沿技术和长期实现零碳生产的技术路径。




此外,盛虹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利用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提供的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煤热电厂,对项目进行热能供应。核能供热项目具有无碳、环保独特优势,煤炭消费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大幅降低,也有望在全行业率先实现“零碳供热”,为我国石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树立新标杆。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庄相宁点评道,盛虹石化绿色发展模式,体现了企业对生态环保和低碳发展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也代表了我国石化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盛虹集团将继续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构建安全绿色的生产体系,将碳中和技术、废水再生处理、能量梯级利用、VOCs减排作为新的课题进行研究,全面实现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把“绿色、低碳、循环”打造成盛虹的闪亮名片和核心竞争力。